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化工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尤其是在温室气体减排的问题上,如何高效利用二氧化碳慢慢的变成了行业关注的焦点。近日,来自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的最新专利申请,或将为二氧化碳的转化利用提供重要解决方案。
根据金融界2025年3月20日消息,中石化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二氧化碳氧化乙烷制备乙烯的方法”的专利,公开号为CN119638547A。这项专利的申请日期为2023年9月,说明中石化在研发技术上持续发力,以适应市场与政策的变化。
核心技术是将乙烷与二氧化碳在500℃以下进行反应,极大地降低了反应的能耗,乙烷的转化率最高可达到51%。这不仅为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注入了新动力,还可能对实现更广泛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产生深远影响。
本专利的技术路径包括将乙烷和二氧化碳充分预热混合后,利用微波加热技术在多级串联的石英管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其中,每一级的石英管反应器内均装载有钒铝钛规整催化剂,这种催化剂的高效性,无疑是降低反应温度、提高反应转化率的关键因素。
微波加热反应器在提升能量利用效率和控制反应温度方面,展现了其独特优势,尤其是在酯化、脱氢等反应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温度与时间的精确控制,由此产生更高的产出和效益。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传统的石化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相较于过去依靠大量化石燃料的高能耗模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被提上了日程。怎么来实现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条件下,保持企业利益的增长,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政府对绿色技术的支持与投资使得产业体系的优化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中石化在这一背景下,积极研发根据最新环保标准而设计的生产的基本工艺,进一步整合了行业资源以促进产能的有效释放。
根据天眼查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石化不仅是一家历经磨练的国有企业,还是国内环保技术应用的先行者。近年来,中石化共对外投资269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从其注册资本与实缴资本能够准确的看出企业的资金实力及市场信心。
这一新技术的应用,必将推动乙烯市场的供需结构变化。乙烯作为石化行业的重要基础化工原料,其价格和产量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塑料、合成纤维乃至广泛的化工材料市场。这对于环境友好的高的附加价值产品的开发,将创造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石化此次的专利申请无疑体现了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与创新技术上的追求。在全世界内,对于二氧化碳利用的研究仍处于不断深入的阶段。各国的监管政策、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彼此交织,形成了一个多维的竞争与合作格局。
未来,如何将这一技术在更大规模上推广应用,如何在国家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将是所有相关产业参与者一定得面临的挑战。无论是企业、研究机构,还是政府,都需要一起努力,推动这一进程的深入。
这一新技术的推出,期待在未来能清楚看到更为令人振奋的成果,毕竟,绿色发展与创新是21世纪经济的核心驱动力。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中石化这样的企业,引领行业的发展趋势,创造出更加环保且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